目录
大家好,我是江少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:这几年认知思维类的文章和视频非常受欢迎,在我的朋友圈经常有人会转发,有些人甚至把这些认知包装成一门收费课。
因为写作的关系,我过去几年看了很多大佬的认知类视频和文章,可以说刷新我的三观,有些已经在使用。
今天我会把我知道的,并且正在使用的思维免费分享给大家,因为好的认知,可以帮助你,甚至是改变你的命运。
当然,我希望你能看完文章,马上去用上一个,不需要多,因为一个被你利用的认知,好过于100个你只是知道的认知。
改变一个人的行为,需要先改变一个人的认知,但是改变认知又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。你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废话不多说,春天到了,上等的西湖龙井一壶,请慢用。
1.合作共赢思维
员工超过10万人的谷歌有个招聘原则:雇佣那些能启发别人且善于与人相处的人,不要雇佣那些喜欢自己单干的人。
记得中学教材里有讲到竞争和合作的关系,直到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以后,我才真正明白合作共赢的含义。
那些成功的公司有个共同特点:员工合作意识很强,那些开了两年就倒闭的公司也有个特点:大家总是自己干自己的,缺乏合作和分工。
不靠谱的公司,总想着让一个人干全部的活,比如我熟悉的新媒体行业,有些公司开出3000元月薪,却指望这个人包揽所有工作,比如选题、素材、写作、排版、社群运营、视频剪辑、数据分析等,最终这个人累到趴下,成长也很有限。
而擅长合作的公司,取个标题都有专门的人负责。大家互相借力,一起把事情做到最好。
如果想要利用合作思维,你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能力。
比如我的优势是写作和营销能力,这样就有一些公司和平台愿意和我合作,请我去给他们工作。
2.系统化思维
系统化思维就是说:我们生活在一个系统里,系统里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。
“蝴蝶效应”里说,北京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,然后杭州的天空突然开始刮起龙卷风。
人都是有局限性的,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立场产生偏见,而这种偏见会让我们付出代价。“何不食肉糜”就是因为晋惠帝没有系统化思维,用自己的认知去评价别人的生活,以为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肉。
系统化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,比方如何打动面试官,如何开展工作,如何写文章。
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框架,那么就不会总是丢三落四。
写作,是一种培养系统化思维的好方法。在你要做某一件事情之前,可以先把步骤和要点先写出来,然后按照步骤一一落实。
最近我在使用的个人工作管理软件notion,它能帮我更好的管好自己的工作、生活、学习,建议你也尝试下,并且我这周还搞了个训练营,帮助想要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人学会高效复盘,系统化管理自己的人生。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号后,回复“复盘”。
3.价值思维
年轻人普遍对钱感兴趣,但是如果不明白赚钱背后的原理,恐怕会误入歧途。
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赌博和传销。
赌博和传销也能赚钱,但是为什么这不是一种好路子?因为它们不产生价值,只发生财富的转移。
一个人能赚到很多钱(合法),一定是他创造了很大的价值。
比如,一个人突然被提拔,然后升职加薪,一定是他过去的工作创造了足够多的价值,他之前的工资已经不能体现。
很多人工作多年工资原地踏步,一方面是老板确实抠门,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工作产生价值不高。
一个有很大价值的人,一定能拿到高薪。一个持续学习的人,价值会越来越高。
明白了价值思维后,我的两次跳槽都完成了薪资翻倍,因为我的价值确实翻倍了。
4.迭代思维
迭代思维是牛人专属的思维之一。它要求你不断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识、思维、能力和作品,我们不求一次就完美,不求最好只求更好。
“迭代”这个词来源于互联网,日常沟通很少用,但是跟我们关系很大。
比如这几年人工智能AI很火,人类发明的电脑,在下棋这件事上已经打败了人类。但事实上,电脑一开始没那么强,起码下不过高手,他们通过不断学习,慢慢自我迭代,直到有一天像武林高手那样打通任督二脉,人类从此望尘莫及。
我们买的手机品牌,几乎每一年就有新产品出来,新产品功能更强,续航更长。
我们使用的微信,也在不断迭代,只为让你使用得更舒服。比如以前只能看文章,现在还能看视频和直播。
企业每年都在招聘,但是更倾向于招聘更强的人,所以如果你没有进步,就有被淘汰的风险。
持续迭代和完美主义刚好相反,完美主义指的是做事情追求极限,但是容易用力过猛,过犹不及。
根据我的经验来看,有时候,慢慢来,持续迭代,反而可以取得好结果。
完美主义,容易嗝屁。
5.富人思维
知乎上关于“什么是富人思维”的讨论非常火,什么是富人思维呢?《穷爸爸富爸爸》的作者罗伯特·清崎曾说过:
“同样面对一件事,穷人倾向于说:我做不到,我不行,这太难了。富人倾向于说:我应该怎么做?我如何才能做到?”
穷人最擅长的是找借口和自我设限;而富人则是想尽一切办法,把事情搞成功。
富人是天生的问题提出者和解决者,是拥抱不确定性的冒险家;
富人非常善于提问,穷人则倾向于回答问题。因为提问接近真相,问答停止思考。
所以呢?我现在会更加重视提出好的问题,不信你可以看我的文章,基本都是问句式的标题,虽然我的文章是回答,但只是问题的一个解释,而非真正完美的答案。
通过提问和思考,我帮助了别人,也帮助了自己。
6.简化思维
爱因斯坦说过:“如果你不能简简单单地将一件事说明白,说明你根本没有理解它。”
比如做好工作就是两件事:
第一件事:以事谋人
你刚进入社会,啥也不会,啥人也不认识,这时候选择一份工作先干着,然后去认识这家公司、这个行业里最牛逼的人,让他们对你留下好印象。
第二件事:以人谋事
当你把事情做的顶呱呱、也认识了几个牛人,再试着跟这些牛人合作,一起去做一些新的事情。
再比如说自媒体写作,就是两件事:
第一件事:针对目标受众,写出好的内容。
第二件事: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,完成变现。
我今年的重心还是会放在第一件事上,当然也会兼顾第二件事。
7.目标思维
《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》是一本风靡全球的职场管理书籍,里面有一个习惯对我帮助最大,那就是“以终为始”。
简单说,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,要先定下我们的目标,然后从目标去反推我们如何才能完成。
比如我在去年年终总结时说过,我要在2022年写50篇职场高价值文章。
那么要完成这个目标,我必须每个月完成4篇,平均每周一篇。
截止到目前,我已经完成了9篇,离目标越来越近,可以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
目标和欲望不同,目标一定是可以量化,可以执行的。
比如:成为富人就不是目标,因为每个人对富人的定义不同。
但是一年存10万块钱就是一个好的目标。
制定目标一定要根据你目前的实力来,比如你目前月收入5000,也没有其他任何其他收入,想要完成存10万的目标,可以说是不可能,这就不是一个好目标。
8.求助思维
真正强大的人,脸皮都非常厚。
比如,以前我不太喜欢麻烦别人,总觉得拉不下脸皮,好像求助了别人,就会被别人瞧不起。
现在呢?我觉得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,会第一时间寻找别人的帮助,别人没空,我就给发个红包,因为金钱是寻求帮助的捷径之一。
比如我想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,我就会去想着买本书看看,或者付费购买某个人的课程。这几年大概看了200多本书,知识付费课程上花了上千块。
求助使人进步,骄傲让人傻逼。
9.结果思维
拥有结果的人,更容易取得结果。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口,请允许我和你解释一下。
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:有个人去挖井,结果他挖了无数个井,每次都离水源只差一丢丢,最后他离开这里,对别人说这里没有水。
但反过来,另一个人去挖井,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挖出井水,然后在挖到离地表6米的时候,终于出了水。根据这个经验,他又挖了好几口井。
也就是说,第一个人只要能挖出一口井,就有机会拥有好几口井。
但现实是:第一个人0口,第二个人N口。
现在企业招聘人才,更倾向那些已经取得结果的人,有个词叫做“从0到1”。
比如同样是招聘一个新媒体小编,一个人从来没写过爆款文章,另一个不仅写出过爆款文章,还做出一个能变现的账号。这两个人去求职,前者只能拿3000的薪资,后者可以拿3万,甚至是成为新公司的合伙人。
为啥呢?因为你曾经在某件事上做出过结果,代表你能做出更多的结果。
10.利他思维
利他思维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思维,也是本篇文章的压轴。
人性天生追逐利益,自私自利。
但是利他思维要求我们先去为别人付出,然后再索取回报。
比如腾讯的qq你一定都用过吧,你可以用它免费和同学联系,但是腾讯后来靠各种会员以及网游赚到很多钱。
互联网就是典型的利他行业。很多产品我们都可以免费使用,但是运营这些产品的企业,依然可以通过广告、会员、交易服务等方式赚到钱。
公众号也是利他思维的体现,你可以免费阅读这篇文章。
如果你现在没有利他思维,我建议你一定要去试试。
知道利他思维以后,我开始写作,不知不觉就写了百万字,帮助了无数网友走出迷茫,收获了粉丝认可,当然,还有物质回报。
最后总结下:
这些思维里,我最喜欢的是富人思维、目标思维和利他思维。
拥有10个认知其实一点也不牛逼,真正牛逼的是,你能按照某个认知说到做到。
比如年初定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,然后年末成功做到。
当然了,如果你现在已经拥有了部分认知,但是好像还没开始做,那么就赶紧行动起来吧,2022年还剩下不到300天。
加油。
你比你想象中更强大。
(You a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)